深厉浅揭
拼音:shēn lì qiǎn qì
简拼:slqq
典故:《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席其孤技邪?”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因地制宜、相机行事
同韵词:失之交臂、不落边际、无所顾忌、漫天漫地、傍人篱壁、有一利即有一弊、通都大邑、无根无蒂、足趼舌敝、漫不经意、......
解释一: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举例一:少年性情,风事风生,坐在河滩,早已脱鞋解袜,准备深厉浅揭。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三回
出处二:深则厉,浅则揭。《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席其孤技邪?《后汉书·张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