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
拼音:zhǎn cǎo chú gēn
简拼:zccg
典故: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同韵词:远不间亲、纡朱怀金、玉洁松贞、百世流芬、亿兆一心、绕梁之音、创剧痛深、疾首痛心、日久见人心、以忍为阍、......
歇后语:园地里挖白菜
邂逅语:园地里挖白菜
灯谜面:旦
英文: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
日文:草(くさ)を根(ね)こそぎにする,禍根(かこん)をたつ
法文:supprimertotalcment,radicalement<détruirelemalàsaracine>
德文:DasUnkrautmuβmitderWurzelausgerottetwerden.
故事: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伐郑,郑庄公请求陈桓公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侵袭陈国,大败陈军,邻国坐视不救,纷纷议论这是陈国自讨苦吃,长期做恶的报应,对待恶事应该斩草除根,才能消除后患
造句:
◎ 我知道妈是要把我的男人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 权力者为了达到对权力的绝对占有,为了横向的无限扩张和纵向的无限延长,无论在攫取新的权力的过程中,还是在保持已经到手的权力的时候,都会变得异乎寻常的敏感、多疑、猜忌、残忍,只要能够制服对手,能够斩草除根,就不择手段,就不讲情义和道德,就"己所不欲,要施于人"。
解释一: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出处一: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左传·隐公六年》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举例一:对于反动势力,我们决不能手软,要~。
出处二:
举例二: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