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 民谚

扼吭拊背


拼音:è háng fǔ bèi

简拼:ehfb

典故:清·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控制要害

结构:联合式

年代:近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扼喉抚背

同韵词:明发不寐、独坐穷山,引虎自卫、年灾月晦、聪明智能、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量凿正枘、有缘千里来相会、一场误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知希则贵、......

解释一:扼:掐;吭:喉咙;拊:击。掐其喉咙而击其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前后夹击

出处一: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举例一:清·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厚集南北洋战舰,分拨出巡,为~之谋。”

解释二:扼:用力掐着;吭:咽喉;拊:拍击。掐着喉咙,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敌死命。

出处二:

举例二:贼虏日夜谋据襄阳,为扼吭拊背之计。宋·魏了翁《奏缴别人杰书施行复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