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 - 休谟

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拼音: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hān shuì

简拼:wtzcq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别人插足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押韵词:被甲执鋭、鹊桥相会、度日如岁、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蓄精养锐、青裙缟袂、超群轶类、成双成对、流汗浃背、此中三昧、......

英文:a sound, snoring sleep

故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解释一: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出处一: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宋·杨亿《谈苑》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