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拼音: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简拼:wyzsw
典故:《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用法:作宾语;指没有基础的事物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同韵词:束手受戮、动如脱兔、疾首嚬蹙、三告投杼、还淳反素、执迷不悟、挨家挨户、雕梁绣户、马工枚速、形表影附、......
英文:(like)waterwithoutasource,oratreewithoutroots
造句:
◎ 但是通过这几次教育实验,他也确实有所收获,没有这些教育实验,他的教育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 离开了这样肥沃土地的滋养,她的独树一帜的学院派风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解释一: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出处一: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九年》
举例一: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 ★毛泽东《实践论》
出处二:
举例二: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