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艺术应当比现实站更高,应当使人不脱离现实又高于现实 - 高尔基

安忍无亲


拼音:ān rěn wú qīn

简拼:arwq

典故: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残忍

结构:紧缩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六亲不认

押韵词:无家可奔、补缀乾坤、望岫息心、静水流深、孝子顺孙、万马齐瘖、实痴实昏、妙手回春、清夜扪心、不得人心、......

解释一: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安于做残忍的事情,无所谓亲人

出处一: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左传·隐公四年》

举例一:李世绩之~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读通鉴论·唐高宗》)

解释二: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出处二:

举例二:李世绩之安忍无亲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