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不会运用别人更好的方法来保持自己的热情,怎么能成为哲学家? - 梭洛

无后为大


拼音:wú hòu wéi dà

简拼:whwd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同韵词:明人不说暗话、春风报罢、军不厌诈、讨价还价、自说自话、谄上欺下、怆然泪下、马上得天下、甲冠天下、欺上瞒下、......

歇后语:不孝有三

造句:
◎ 三朝的一天,他们便要在红纸写的神位面前点着火光闪闪的烛和白烟缭绕的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觉得是很对得起先人了。
◎ 由于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旧传统观念影响,妻子因为生了女孩而受到虐待的事屡见不鲜。
◎ 然而"孝"固然含有尊敬、瞻养老人、注重人的天然联系并维系和强化这种情感联系的一面,又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显然悖谬的内容,更有其作业宗法家族伦常关系和专制等级关系之核心规范而表达绝对父权、以身份论是非的荒诞性,以及将这绝对父权移植到君臣关系上"以孝事君"的专断性。

语文教学: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③”,而“若敖之鬼馁而④”,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所以他那思想,其实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的,只可惜后来有些“不能收其放心⑤”了。鲁迅《阿Q正传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高中五册·课文·9

解释一: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为不孝的事。

出处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举例一:凡乡愚误将子女送人空门的,本地父老即将“寿夭有命”以及“无后为大”之义,向其父母恺切劝谕。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