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视不足道的敌人,或者一个 - 西班牙

野有饿殍


拼音:yě yǒu è piǎo

简拼:yyep

典故: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近义词:野有饿莩

押韵词:东踅西倒、子丑寅卯、搥胸跌脚、向平愿了、奉为至宝、自身难保、兔子不吃窝边草、妻贤夫祸少、阳春有脚、剪虏若草、......

英文:bodies of the starved

语文教学:他所说的“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不可能是无的放矢。黄仁宇《孔孟》高中五册·课文·4

解释一:饿殍:饿死的人。在野外有饿死的人。多指灾荒年景或兵荒马乱给老百姓带来的凄惨景象。

举例一:卿等盈车受俸,岂知野有饿殍乎?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六

出处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