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计多端
拼音:guǐ jì duō duān
简拼:gjdd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贬义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诡变多端、鬼计多端
反义词:老实本分
押韵词:一日九迁、东望西观、毛里拖毡、截镫留鞭、为恶不悛、一脉香烟、罪恶如山、动地惊天、山上有山、孽海情天、......
歇后语:城隍出主意;王强害忠良
灯谜面:土地老升参谋
英文:as tricky as a monkey
日文:あれこれと詭計を弄する
法文:avoirplusd 德文:vollerRankestecken<hinterlistig> 造句:◎ 难得这个小子诡计多端,一肚子鸡零狗碎,眨巴眼儿就想出个鬼点子;他在运河岸上的连环套村,找了个名叫范三筲的穷小伙子,假扮金铃兰的对象,悄悄到公社登记结婚,却并不拜花堂,入洞房,一口锅里搅马勺;半年之后金铃兰在连环套入籍,又和三筲双双到公社离婚,和和气气分了手。◎ 我们本是要求把海员释放出来,好上船去监视日本人的行动,你想船长,大副,机轮长都是日本人,他们又是诡计多端,所以我们非格外提防不行。◎ 董向坤说:"我认为问题并不那么简单,白崇禧是个老狐狸,诡计多端哪!" 解释一:形容坏主意很多。 举例一:只为他~,生相凶恶,大家送他绰号,叫做李“鬼子”。(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 解释二: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二:宋·苏辙《论吕惠卿》:“怀张汤之辩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举例二:只为他~,生相凶恶,大家送他绰号,叫做李“鬼子”。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