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番五次
拼音:sān fān wǔ cì
简拼:sfwc
典故: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次数很多
结构:联合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屡次三番、再三再四
反义词:绝无仅有、百年不遇
押韵词:矜己自饰、遗华反质、返观内视、行同犬彘、人生在世、质非文是、不知老之将至、无为之治、审曲面势、干卿底事、......
英文:time and again
日文:しばしば,再三再四(さいさんさいし)
德文:immerwieder<wiederholt>
俄文:мнóгораз
造句:
◎ 有的同学得了九十九分,仍不满足,三番五次找老师,非抠回一分不可,这究竟有多大意义?另一种是以多取胜,贪多求全,写得越多,老师越高兴。
◎ 老人很恼火,他完全没有想到车篷宽会是这么个态度,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副总理生气地说:"车篷宽同志,你想往回缩啦?两年前不正是你三番五次给中央和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引进外国技术吗?我们是穷一点,但是正因为穷,才更要大刀阔斧地干,不然就永远受穷,而且还要受气!钢铁打不上去,经济上不去,说话就不硬。
◎ "没身份也要讲道德!不能不择手段,三番五次的,把我们家给害惨啦……"
◎ 他是多么迷恋"三十亩地-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太平日子呀!他象迷了心窍一样,三番五次要求退职,甚至宁可受党纪处分,也要回家当农民。
◎ 还有那次呢!在她次媳的生日,酒席备齐之际,三番五次的请他,──他却宁肯在茶馆中与人打二百四的"平伙"。
◎ 有个别上级领导者三番五次要撤他的职。
◎ 该楼主体工程于1993年9月18日完工(见证据五)后,原告应在十日内支付第二期租金144万元,但原告迟迟不予履行,在答辩人三番五次的督促下(见证据六),原告才于1993年12月11日支付了48万元(见证据七),该款已逾期两个多月,第二期余款96万元至今未交。
◎ 王启增心里发热,左右为难,去,怕连累了人家,落个敌我不分;不去,人家三番五次地请……几番掂量,他觉得还是买点礼物,自己不去为好。
◎ 狼一见肉就想去吃,驯化师便把肉缩回圈内,如此三番五次,狼贪肉吃,便一窜而过,突破了难关。
◎ 得全老汉三番五次要他辍学出去打工,挽救这个家庭。
语文教学: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梁衡《* 青山不老》小学十一册·课文·16
解释一:番:遍数。一再,多次。
举例一: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快出去!我要关山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出处二: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