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之辱
拼音:yú cì zhī rǔ
简拼:yczr
典故:《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押韵词:村歌社鼓、渔阳鼙鼓、鱼生空釜、挨三顶五、灰身粉骨、打死虎、朋党执虎、载歌载舞、饥鹰饿虎、狗吠非主、......
解释一: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举例一: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后汉书·孔融传》
出处二: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史记·刺客列传》
举例二: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后汉书·孔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