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镊子
拼音:quē kǒu niè zǐ
简拼:qknz
典故: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一般
押韵词:绝人事、不世、佴之蚕室、不耻相师、吹篪乞食、不越雷池、仰而赋诗、弱管轻丝、开心钥匙、不拘于时、......
英文:a breach; a gapan indentation; an indentureinadequately fed
解释一: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出处二:宋苏轼《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仆之饥饱,如观越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