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衣捉领,张网提纲 - 民谚

瑕不掩瑜


拼音:xiá bù yǎn yú

简拼:xbyy

典故:《礼记·聘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主谓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白璧无瑕、大醇小疵

反义词:瑜不掩霞

押韵词:背碑复局、借坡下驴、终非了局、无关大局、牛马襟裾、纯属骗局、流血成渠、逾淮之橘、惟利是趋、夏屋渠渠、......

英文:the defects cannot obscure the virtues

日文:欠点(けってん)よりも長所(ちょうしょ)のほうが多(おお)い

法文:comporterplusdequalitésquededéfauts

造句:
◎ 虽有一两篇文字欠锤打的急就章,仍瑕不掩瑜。

解释一: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一: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礼记·聘义》

举例一:柳之文长于记,特惜瑕不掩瑜,恶敢与泰山北斗并驾齐驱。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解释二: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