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拼音: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
简拼:bgesb
典故: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劳而获
结构:复句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生僻
近义词: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押韵词:坐失事机、鹤子梅妻、上楼去梯、屏气慑息、妇姑勃豀、危在旦夕、娇娇滴滴、指东说西、断尾雄鸡、至纤至悉、......
解释一: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出处二: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汉·桓宽《盐铁论·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