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徒
拼音:shì jǐng zhī tú
简拼:sjzt
典故:《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词性:中性
常用性:常用
近义词:市井小人
押韵词:椎心顿足、望尘拜伏、带牛佩犊、激贪厉俗、支支吾吾、谈笑有鸿儒、不脩边幅、方兰生门,不得不锄、闷葫芦、刮骨去毒、......
日文:市井の徒(と)
解释一: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出处一:处商必就市井。《管子·小匡》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孟子·万章下》
举例一: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胁肩谄笑之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出处二:
举例二: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